这就是江科大| 厚植沃土育英才

作者:程鹏 谢凌燕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06 投稿时间: 点击量:1676

2023年,学校研究生规模增长到5700余人,硕士研究生考博升学人数和考入“双一流”高校人数创历史新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赛事综合贡献力位列研究生培养单位全国第45位,培养的研究生陆续获评全国见义勇为勇士、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在学校研究生办学进入第30个年头之际,研究生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取得新突破。2023年共斩获国家级奖项88项,有6项赛事首获全国一等奖,一个团队在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入围全国十二强并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学建模之星”答辩角逐。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徐剑表示,“研究生作为我国科研人员的后备军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强国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培养造就德才兼备、能力卓越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使命担当”。研究生工作部围绕研究生人才培养关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搭建多维实践竞赛平台,不断促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提升。

实践笃行 积跬步以至千里

“在他人遇险时挺身而出,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事,就是一种真、善、勇。”材料学院21级硕士研究生陈宇航在人民群众面临生命危险的紧要关头,用行动展现了江科大青年学生高尚道德品质,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是万千江科大学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写照。

为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与树立学生正确学术态度相融合,研工部构建科学道德教育闭环,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灌输学术诚信理念,开展校院层面研究生科学素养讲座、研究生学术论坛、科学道德警示教育、优秀研究生经验交流会、研途微讲堂等活动,引导研究生心怀弘旨且坚持实学。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分享典型事迹,用朋辈力量促进学风建设,总阅读量突破26万次。

“能把最美好的青春留给长江、留给江豚的微笑,我感到无比幸运。”环化学院长江江豚保护实践团负责人、21级硕士研究生叶雷凯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研工部支持各学院以第二课堂为延伸,以国家需求为驱动,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院学科特色,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实践团带动7省18所高校联合开展江豚保护,主持2022年全国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镇江段科考,推动全国首部地方“江豚保护法”诞生。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获奖高校荣获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高奖项——全国“母亲河奖”,团队获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队长叶雷凯获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制作舰船模型、机器人创新设计、开展蚕桑科普、体验粮食质检……各类特色实践百花齐放,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实践成果,成为研究生学科竞赛培育的第一途径。各学院打造“一院一赛”,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合力。

“参赛的意义远不止‘综测加分’,竞赛是展现团队历年实践成果的途径。”生物技术学院于2016年成立“服务蚕桑共筑丝路”科技实践支农团,历届成员接力服务乡村振兴,将所学知识带到田间地头,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支农经验成果。现任实践团队长、21级硕士生张文浩说:“用所学知识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这是团队参赛的初衷。”项目一举获得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

未来,研工部将紧密对接各博士点培养单位,依托课题组项目支持,鼓励博士带领硕士围绕行业需要、战略需求打造精品“赛”题,形成“课题组培育——成果支撑挖掘——博士生领军”三位一体的模式,建立高质量赛事成果保障体系。

竞赛逐梦 深耕学海不停行

“从专业基础出发,与兴趣结合,跟实践联通,在竞赛过程中不断迭代打磨,‘学研赛用’紧密结合,让我潜入学术海洋前所未有的深度。”船海学院23级博士生李秀注意到内河封闭水域的垃圾难以清理,以此为题开启竞赛历程。“我在抽掉水槽盖子时观察到漩涡吸力现象,一下子有了研究思路。”结合螺旋桨排水原理,李秀和团队形成“涡吸式”垃圾收集方法的初步方案,这就是《“桨”心独运》项目雏型。

拓宽议题,强化应用,让学术‘活’起来。学科竞赛是开掘学术深度的有效手段,让师生保持科研新鲜感。近两年,研工部协同承办学院,首次组织参加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等,虽然获得多项全国奖项,但在赛后复盘时发现部分赛道报名扎堆、部分赛道无人报名的现象。研工部对各竞赛进行针对性调研,分析赛事与学科或学院的关联度、全国获奖数量和获奖比例、高水平获奖作品情况,全力搭建种类多样、层级鲜明的竞赛平台,让更多研究生找到合适赛道大展身手。调研成果与学院共享,举办宣讲会进行推介,邀请专家解读分析竞赛政策,让研究生与优秀选手、老师零距离交流经验,系列举措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积极性大幅提升。

机械学院21级硕士生严家鹏在学校印发的《天游web原生态手机端研究生学科竞赛项目认定表(2023修订版)》文件中找到对口的“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面对技术赛和商业赛两个赛道,他和队员本着切磋交流的初心毅然选择参加技术赛。“团队恰巧在研制一款新型物料传输平台,在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等方面有所创新,希望能融入电子设计主题进行成果展示。”严家鹏和他的“无畏风雨”团队成员一起克服暴雨中搬运大件参赛作品的困难,在对口赛道跑出了靓丽风景,项目获得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

“在听过学科竞赛宣讲后,我们团队决定参赛。”环化学院21级硕士生李明介绍,“我所在课题组本身主攻锌空电池催化剂,结合学校海洋办学特色,团队产生用海水做电解液组装锌空电池的想法,可应用于救生衣照明灯。”在组装电池时,李明团队遇到一个难题:如何保证电源漂浮在海上时,作为电解液的海水能准确填充到正负极之间又不渗到海里?一句名言闪现李明脑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海绵正是极为合适的材料。经过锲而不舍的实验,团队成功研制电池,项目获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

以研促赛、赛研并进,研工部着力推进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学科竞赛有效融合,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培育科研成果,一方面通过学科竞赛,将科研成果凝练成竞赛作品进行应用展示。今年,研工部和研究生院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及考核制度,修订完善《天游web原生态手机端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锻炼提升纳入过程培养、学位授予、评奖评优等各环节,重点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实现16项赛事全面参赛,斩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9项,各类获奖数据均创新高。

赛教融合 屹立潮头续远航

“带团队参加学科竞赛能有效反哺研究生教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增加学术厚度的有效途径。”土建学院教授王丽艳介绍,“之前项目仅止步于设计理念,通过参赛得到打磨,专家指导使项目方向进一步明晰,让我有动力继续开展工程应用方面的教育研究。”学生马滨也收获良多:“项目组在竞赛旅途中走出了舒适区,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有力锻炼,这比获得荣誉更为重要。”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师生技能共同提升,开辟出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一名教师培养多个团队、带动专业建设,让行业前沿动势走进学院,全链条联动培育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科研是改变世界最近的一条路。”这是环化学院副教授陈啸常和学生们说的一句话。陈啸认为,学科竞赛的目标是把关键方法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她要求学生全面关注领域内的应用问题。学生邓娟在老师影响下紧密关注国家政策,“自‘碳中和、碳达峰’提出后,我在日常实验中常进行与产业结合的相关思考,最终确定以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问题为研究方向。”

船海学院副教授沈中祥结合国家船舶与海洋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气液混合推进无人艇的设计、技术攻关和研发,带领学生走向大赛场的同时也收获了丰富教学案例。机械学院副教授唐炜所指导的参赛作品《面向模块化物料传输平台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涵盖控制系统研发的核心内容,呈现了机械结构设计的良好创意,启发唐炜将机电控制领域的热点技术引入课堂。

2023年,学校研究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140余项,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双碳等6项赛事中首次实现全国一等奖的新突破,9项赛事获评“全国优秀组织奖”。新一轮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开展在即,研工部将进一步以系列学科竞赛为抓手,根据不同赛道特征与发展阶段加强跨界交叉培养,助力产学研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学院发掘引导研究对口的课题组或团队参赛,跨领域多专业协同创新,以赛促科技创新,以赛促人才培养,以赛促成果转化,不断服务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经济发展。

分享到: